当清晰的声音传入耳内,来自滨州的13岁男孩刘军(化名)泣不成声。于他而言,耳朵曾是不可言说的痛。因为,他是一名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
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导致的耳廓畸形和耳道狭窄闭锁,不仅影响着他面容的美观,听力下降也严重影响着他的生活。耳朵的残疾,也使小军自小就遭到别人异样的目光,6岁上小学后更是经常遇到调皮孩子拿他的残疾耳朵开玩笑。生气、憋屈让他常常哭着给妈妈说:“同学总笑话我的耳朵,我不想上学了!”妈妈只能耐心安慰他,而这也成为小军妈妈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两期手术将为孩子带去崭新的生活
直到小军上了初中,青春期让他越来越重视自我形象,内心也就愈发渴望自己的耳朵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
此时,小军的姐姐也成为了一名医生。平时经常关注小耳畸形整形相关信息的她,想帮弟弟实现再造一只新耳朵的愿望,弥补先天身体缺陷。后经医院专家推荐,得知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整形科的陈东主任在耳整形领域非常专业,且在这个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姐姐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得知孩子有望通过整形手术再造一只新耳朵,感觉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即刻带着小军前往山东省耳鼻喉医院。
陈主任为小军检查后发现,孩子小耳畸形并伴有耳道闭锁,听力检测评估耳蜗的功能正常,CT显示颞骨发育情况符合耳道成形手术条件。这个检查评估结果,无疑给了小军妈妈一个惊喜,不单是孩子的耳朵可以整形,闭锁耳道也可以修复。
“孩子的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外耳廓再造,另一方面是听功能重建。”陈东主任说,耳廓再造手术分为二期进行,一期手术是做外耳廓整形,二期手术把再造的“活耳”耳廓竖起来。而闭锁耳道修复手术通常是在耳廓两期手术中间进行。为孩子再造一个“活”耳以及打通耳道,重建听力功能后,孩子有望恢复听力!
满怀着希望,却又害怕这只是一场美梦。小军和父母小心翼翼地询问医生:“真的可以再造一个有听力的新耳朵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一家人相拥而泣。“我可以有自己的耳朵了!以后同学们再也不会笑话我了!”这名13岁的小男孩,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时光荏苒,如今距小军首次就诊已过去半年时间,历经耳廓成形术和耳道成形术两次手术,他的耳廓已经成形,闭锁耳道打通后也恢复了听力,再过半年将进行最后一次手术,把再造的“活耳”耳廓竖起来。不久的将来,迎接小军的将是崭新的生活!
五官整形中最难的手术之一
为小军耳蜗再造并恢复听力,听起来容易。但其实,小耳畸形耳廓再造堪称是五官整形中最难的手术之一。
陈东主任表示,小耳畸形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影响容貌,甚至会影响患儿的心理发育。在耳廓再造手术出现之前,一般都是靠佩戴义耳,随着现代医学整形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手术再造耳廓技术成为小耳畸形的主要治疗方法。
的确,作为医学界一致公认的五官整形中最难和最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的耳廓再造手术,不仅需要掌握耳廓支架的雕刻技术和技巧,还涉及到植皮、皮瓣、筋膜瓣应用等技术。
耳朵是人体表面最为复杂精致的三维器官,有着细微凹凸结构,耳再造手术必须将这些细微结构尽可能进行精确的重建,不仅要求形状好看,更要有立体感,这就需要医生雕刻的耳廓支架既要美观逼真,还要有着极高的稳定性,因此对医生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
目前,山东省内能够成功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也只有唯数几家。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整形科陈东主任带领其团队使用目前国际、国内主流的手术方法,采用自身肋软骨雕刻移植再造耳廓,新耳再造共分两期手术完成。第一期手术从胸部获取肋软骨,按照一侧正常耳朵的模型进行等比例,大小一致雕刻成耳廓的形态,然后埋置在耳廓位置的皮肤下面,表面覆盖皮肤,呈现出耳廓浅表面的大部分形态。第二期手术将耳廓立起来形成三维立体结构。
磨出新耳道,取特薄的头皮为耳道植皮
据介绍,耳部的解剖结构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耳道闭锁患者整形修复极大考验了专家的专业技术水平及临床手术经验。
“这个手术一共有四步。”陈东主任介绍,第一步就需要给患者把原本没有耳道的磨出来;第二步则是打开骨性闭锁板,探查里面听骨链的活动性连续性是否完好,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整。因为声音传到听骨链,再继续向内传递,如果听骨链是固定的、接触不良或者中断,那么声音的传递效率都会大大降低;如果听骨链活动性良好,更有利于术后声音往内耳传递,提高声音传递效率,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接下来,由于骨性闭锁耳道患者的鼓膜缺失,需要取自身的颞肌筋膜作为补充材料来制作新的鼓膜,这样完成声音传导通路;最后,则需要取特别薄的头皮在新磨出的耳道表面进行植皮重建皮肤,形成新的耳道的皮肤。
陈东主任说:“耳道成形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保护骨质中的面神经,因为面神经支配到我们的面部肌肉,呈现出喜怒哀乐的表情。如果术中在磨骨性通道的过程中稍有不慎损伤到神经,患者会出现永久性面瘫,对孩子将来的生活质量、社交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在打开骨性闭锁板时,要保护患者的内耳功能,应尽量避免对听小骨的触动。手术操作中要十分谨慎,避免对正常的神经及听觉器官的微小部件造成损伤,这极大的考验了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
即使面对如此难度,从医20余载的陈东仍不惧艰难,把残缺变成完美。“我会倾注所有精力与耳整形科团队一同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治疗理念汇聚到每一台手术。”其追求近乎于完美,也让慕名前往的耳畸形小患者得以再造“重生”。
在他看来,帮助更多患者从残缺变完美,重获自信与快乐,是莫大的成就感和职业使命感。